欢迎访问诉讼论坛网!
冯坚律师:永远怀有赤子之心
[2016-04-27 10:13:28] 来源:中国律师网  作者:沈珏

 初见冯坚,我还是略微诧异的,毕竟才四十出头的年纪,冯坚居然满头白发。浙江大公律师事务所是绍兴地区首家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也是业内的翘楚,作为大公律所的新任主任想来应是异常忙碌,但这满头白发仍让我心惊不已。大概律师这一行,果然是需要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

 

  然而一聊起来,你完全就忽略了他头上的白发,这是个思维敏捷,热血沸腾的青年。聊到20多岁的求学执业初期,他低头赧然一笑,“现在想想,当时确实有一种年轻人特有的‘愣’劲,会拿着法规法条去争理”;谈及在公司金融法律类业务的深耕不止,他眼神发亮,“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说起现在律所管理和律协分管工作的传承发展,他言带谦虚,“两块工作都是新手,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1
 
  没有当律师之前,冯坚是漓铁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高中时成绩不错的他,莫名在高考时折戟,再次复读仍然榜上无名,于是倔强的他去了漓渚铁矿的一线。从普通工人到保卫干事,再到集团部门领导重点栽培的对象,都是冯坚坚持、努力付出的结果。

  如果不是彼时漓铁集团有一位在自考法律的前辈建议冯坚也去试试,或许冯坚会一直呆在漓铁发展。“那位姓陶的前辈对我的影响颇大,甚至可以说是我法律生涯中的第一个指路人,那时我正处于彷徨之中,在他的建议下,我接触了法律自考,觉得自考的模式很不错。我非常喜欢自考的状态,就像高中学习时的会考,可以自己把握整个节奏,攻下一块难点就马上可以去参加考试。而且,相比于之前的应试教育类很多模棱两可的知识点,法律这门学科,有理可依有据可循,还有很强的实用性,自己的成就感会非常强,所以我就一猛子扎下去,用两年半的时间拿到了法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的毕业证。”

  求学是异常艰辛的一条路,冯坚上夜校的时候,偶尔可以搭漓铁的小矿车到市区,但回去的时候只能骑自行车回家,从市区到漓渚,差不多要骑一个多小时。每逢冬天,回到家之后,耳朵和鼻子常常已经冻得没有知觉。“那时在求知的过程中内心是很充实的,觉得每天都在进步,并不觉得辛苦”。有一次在夜校上完逻辑课,老师留下他,跟他讲了一些从企业里出来当律师的人的事例,并强烈建议他可以去试考律师资格。自此之后,冯坚钻研法律更有方向和目标了。“感谢这位沈老师指引我走上了律师的道路。从业后,我认识了律师届不少的大咖和律所主任,了解到他们也是从不同行业转行过来的,他们的奋斗史,对我们年轻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他们是我们这一代的榜样。”

  1995年10月,冯坚参加了律师资格考试。考后的冯坚挺忐忑,“律师资格考试的综合性很强,我参考时才取得大专学历不久,对法学基础的学习还不够系统,知识储备也不够充分。”然而他太低估了自己的天赋,结果出来以后,他以市区第一名的成绩被绍兴律师行业所认识。

  2
 
  考完试后,绍兴市司法局组织考生和绍兴各大律师事务所开了一个交流会,在那里,冯坚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恩师——李旺荣主任律师。他至今念念不忘一个细节,那天会谈时,在众多的司法行政人员、各大律所主任中,李旺荣律师是第一个向一位位还名不见经传的考生发名片的人,这般的诚恳与热情,让一向是性情中人的冯坚,深受感动。会谈结束后,冯坚和另一个考生下楼,在下着雨的天气里,李旺荣律师撑着伞和他们聊了好久,这促使冯坚下定决心选择了大公律所。

  其时,冯坚正站在人生的三岔路口——第一种选择,继续待在漓铁,两年多一线工人的经历再加上大专学历,已经可以在集团的保卫部门取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也是作为漓铁老员工的父亲一直来的希望;第二,市属的两家国有律所在招聘现场同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应许给他那个时代律师非常看重的“铁饭碗”;第三,是大公所,当时大公建所不到两年,虽然靠着先进的理念和团队建设,正值快速成长期,但毕竟不比当下的如日中天。“其实我在要不要出来当律师上也纠结过两个星期。那时候我母亲还给我举过一个例子,她说拿我们这样一个2000多人的漓铁企业来看,一年中好像也没听说有几人去打官司的,你这样出去找不到案子,会不会没饭吃?这话听上去很在理,可是我实在太喜欢律师这个职业,当然,关键时候更是李旺荣主任给了我坚定的信心,他不但没有给我自行承揽业务的压力,还答应给我不低于企业收入的待遇。尽管那时跟李主任还是初次见面,但是他已经让我感受到这个行业里优秀人物的行为做派。人生最遗憾的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本来可以却无妄错过。所以当我决定做律师时,我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大公。”

  李旺荣律师对冯坚不仅有知遇之恩,还帮他解决了生活上的许多难题。初到绍兴市区工作的冯坚,面临一个住宿问题,对于年轻律师来讲,租房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李旺荣律师就出面张罗,“借”来了一间企业职工宿舍。冯坚自己也是出身企业,他太了解“员工宿舍”的意义,这完全是带着福利性质的待遇,很多员工一大家子才挤在一间宿舍里。这个温暖的窝,一下子升级了冯坚原本要去借住车棚的计划,让他感动不已。李旺荣律师在思维模式、为人处世、敬业爱岗、职业操守等方面,都深深地影响了冯坚,他一直铭记着李旺荣律师对自己的点滴帮助与提携——得遇恩师,成为冯坚的人生中极其珍贵的际遇。

  3
 
  不同于今天的从容平和,刚入职的冯坚内心很焦虑,这种压力其实完全来自于他自身,他迫切地希望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来回应尊长前辈们的希望与栽培。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案子来自他在所里接待的一个当事人,听完叙述后,他就去取证了。那会他的律师上岗证还是绿色的,而正式的律师执业证则是红色的,按照现在的标准,没有正式的律师执业证是不能单独执业的,好在当时还不是很严格。得益于曾经在保卫科工作的经验,初入行的冯坚很快锁定了一些关键的证人证言。案件的被告原先心存侥幸不愿接受调解,好在冯坚取证在前,否则等到开庭时很有可能败诉。顺利办成的第一件案子让冯坚有了一些“先人一步”的庆幸,更多的是“今日事今日毕”的执业感悟,也让他从此养成了雷厉风行、干脆利落的行事风格。
 
  刚进入职场的冯坚,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没有别的消闲,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案卷。当时大公成立时间不久,他花了几个星期就把两年内所有办理过的案子都翻了个遍,还研究了很多司法文件和典型的案例,然而他觉得这还远远不够。有些事情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也许匪夷所思,他觉得那时的当事人在很多情况下问不出专业的一些问题,但都会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官司去哪里打。“在专业方面,老百姓无法一下子衡量出你的水平,但是如果你连这个案子去哪个法院打都不知道,老百姓马上会对你的能力产生质疑。”每个法院对案件的受理都有辖区,作为一个不太熟悉绍兴市区的漓铁人,冯坚只能用最笨的办法——背地图,通过背地图来快速熟悉绍兴的行政区域。某种意义上讲,能够准确地告知当事人在哪里打官司,也是增强当事人信心的一种方式。他骑着自行车走遍了绍兴的区域,几个月之后,他就对各个属地了然于心,应答如流,这也让很多当事人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多了一份信任。

  和如今的老练沉稳相比,刚执业的时候,冯坚也是一名愣头青。以前很多事情的操作模式就是单位内约定俗成的模式,很多人会默许这种操作模式,但是冯坚却是个例外,他曾经干过带着法规法条到取证单位去取证的事情,将条款一条一条地理出来,摆在桌子上与对方论理。“这件事情现在想来还是很好笑,当时真是年少气盛,也亏得对方是有气度之人,看了法条立马给我放行了。因为这件事情,他还记住了我,大家成为了忘年交。”
  
  冯坚认为,在处理法律事务时,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千万不能以人为据。律师一定要坚守信念,而不是因某某权威人物的一句话,就不去追本穷源。学法律的人一定要刨根问底,才能学到精髓。
 

  4
 
  作为业内的知名律师,冯坚担任着几十家单位的法律顾问。这些业务几乎都不是他自己跑出来的,而是凭着在业内20年的口碑积累下来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原来在绍兴并无人脉,另一方面也跟他不事张扬的个性有关。

  1997 年,冯坚办理了一桩轻纺城经营户的案子,当时当事人一审胜诉,但是心里不踏实,就过来找李旺荣主任,李主任指定冯坚来具体承办这个案件。冯坚看了案卷材料后,认为案件本身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通过和解的方式争取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于是,他帮当事人重新拟订了案件思路,起草了新的代理意见,最终促成当事人调解结案。案结事了,当事人满意而别。
 
  过了几天,轻纺城市场公司的老总亲自上门,向李主任点名请冯坚担任他们公司的法律顾问,“我当时懵了,因为我确信和他们没有打过交道,也不认识他们,怎么会来找我?后来经这位老总介绍,才知道是他们对我承办的那个轻纺城经营户的案件的办案思路和拟写的法律文书非常认可,这才登门造访。”

  就这样,幸运来敲门了。在受聘担任轻纺城市场公司的法律顾问之后,冯坚一连成功处理了好几宗公司委托的疑难事务,法顾单位对他的认可度更高了。之后,轻纺城集团成立了一个担保公司,又邀请熟悉金融法律业务的冯坚担任法律顾问,并邀他出席开业庆典。庆典上,汇聚了各路社会名流。“当时没想到,现场有几位银行负责人对担保公司的业务提出了质疑。设想一下,在一个原本皆大欢喜的开业庆典中,出现这样的声音,是主办方事先没有想到的,一时弄得有些尴尬。因为我对金融业务比较熟悉,在征得公司领导同意后当场澄清了对方的疑虑和误解,替担保业务正了名。”没过多久,冯坚受邀担任了整个集团的法律顾问。
  
  从1996年进入律师事务所,到1998年担任律所公司金融法律部主任,2002年担任律所副主任,2012年又出任律所主任,恩师李旺荣不断给冯坚成长的机会。从单纯地对自己的业务和学习负责,到关乎整个律所的责任,冯坚陡然觉得压力倍增。这种压力跟当年挑灯夜读一路过关,直到完成在职研究生学业的辛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管理自己不求人,管理别人得罪人。冯坚在感恩的同时,也深感担子沉重。
  
  为了不负恩师的信任和重托,为了事务所的品牌承继和律师之间的传帮带,从2015年起,冯坚和律所的其他同仁开始一起摸索对年轻律师新的培训方式。“我们在内训上坚持每周有大公分享会,让资深律师和年轻律师一起互动分享、彼此促进;在外训方面,我们会让年轻律师去参加专业培训机构的一些培训。技术驱动法律,技术驱动管理,只要有时间我自己也会去参加一些培训活动,不断汲取知识,寻找更好的自己。”
  
  2015年12月,绍兴市律协换届,冯坚光荣地当选为绍兴市律协副会长。他坦言角色越大,责任也越大,在律协班子分工中,他分管业务指导和教育培训,“今年律协已经办了两次培训。前几日协会一把手领导亲自带队还和诸暨律协分会做了一些联动,重点关注青年律师这一块的培养,这也是行业长久发展的内在要求。新的律协班子想在律师技能提升、律所管理和律协内部建设上,再作一些挖深,让绍兴律师传承后继有人,让绍兴律师可以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5
 
  在很多人看来,律师是个光鲜、自由的职业,而事实上,律师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非常有限,冯坚更是如此。现在的他白天忙着与客户对接,忙着接电话、团队协调,只有晚上和周末才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案情、处理文案。想起从前自己也曾拥有过的“双休”的生活,冯坚说,那已经成为一种“追忆”。那时候,中午吃一顿肯德基,下午去看一场电影,真是年轻时莫大的享受。冯坚也喜欢爬山,偶尔空些时,就去爬爬山,感受一下不同的风景。“但是现在真的很忙了,我的同学已经四次叫我去爬诸葛山,每次都去不成,现在我已经跟对他们讲,不要再叫我去爬诸葛山了,一叫肯定又是诸事缠身耽搁下来(笑)。”

  由于没能如愿考入大学,冯坚说曾经有一段书痴的时间。彼时因为法学类书籍的匮乏,他常对自己考入大学的同学讲,凡是在图书馆看到法学类的书,都帮他借过来,有时候别人去出差,他也会托人买书,后来听说在杭州有一家西湖法律书店,他就常常跑去杭州买书,这样的积累量,让冯坚的法律知识储存量比一般人会多一些,他很享受那种状态,认为是一种非常鲜活的经历,现在只能偶尔抽出一点时间看书的他,颇是遗憾。

  从去年开始,冯坚又增加了一项新的爱好——“摄影”。不同于发烧友那样长枪短炮的,冯坚的“摄影”简单得多,就是手机的随手拍,“以前觉得摄影需要系统地学习,需要时间去沉淀,后来发现作为一种释放工作压力的方式也未尝不可。我还下载了几个APP,发现处理过后的照片还挺有意思的,哈哈。”冯坚认为拍摄能够考验一个人的角度把握、善于发现和立刻行动的能力。“做一个有趣的人,远比做一个有名的人,有趣。”不同的人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致,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可以让朋友圈里的朋友一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一刻。
  
  对于家庭,冯坚表示比较惭愧,没有太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他的儿子小时候容易晕车,也没怎么带他出去游历,只是在周边的公园转转。冯坚也曾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儿子听,“本来我想等他领悟能力强一些再告诉他,但是现在的孩子比我们成熟的早,作为父亲,我总是希望孩子以后就业少走些弯路,我也曾建议他报考法律专业。”不过儿子对律师这个职业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一方面觉得法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要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他不愿意接触;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常常看到父亲因为工作忙而不在家,潜意识里,也不向往律师这个职业。冯坚有些无奈地承认,从内心而言,冯坚当然希望儿子可以走他走过的路,少些将来就业的曲折,但他还是坦言接受孩子自己的抉择,毕竟孩子自己的兴趣和健康快乐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有时候,我是在和自己角力。作为父亲,我常常自省,不要把自己的期望过多地投射到孩子身上,尽量开明一些,宽容一些。”冯坚一直觉得,他的“父亲”这个角色并不像“律师”那么出色,现在孩子长大了,沟通的时间和机会更少了,所以,他会尽量抽出时间去接送住校的儿子,“在路上和儿子多聊聊,也算是一种弥补。”

  冯坚常说自己是典型的双鱼座,是一个矛盾的人。在对待委托人交付的事情上,一方面希望立竿见影有成效地去解决落实,另一方面又觉得遵循追求极致的内心应该再细细打磨,还可以做得更精更细;对于自己的知识储备,一方面他觉得可以每天精进,另一方面觉得时间被具体事务占得满满……然而,在我眼前的,是一位充满激情,对于法律事业怀有赤子之心的人,他孜孜不倦地寻找法律事业的真谛,并在其中投入巨大的热情。这是一个天生适合做律师的人,他胸中那颗滚烫的法律心,二十多年的坚持坚守,都无疑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我眼里,他一如多年前,那个骑着自行车、一脸倔强地在冬夜里前行的年轻人,尽管彻骨寒冷,但内心却始终火热,永远年轻,永远一如既往。
主办:欢迎访问东方文化研究会诉讼文化委员会 | Copyright 2015 laom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